玉门:让群众解决矛盾“只跑一地”

来源:法治甘肃网

群众利益无小事。近年来,玉门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按照“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的工作思路,让群众反映诉求、解决矛盾“只跑一地、只进一门”,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为平安玉门建设注入了新动能。

建好说事的地方 让群众有处说事

走到玉门市综治中心设有综合受理、劳动监察、劳动仲裁、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13个窗口,入驻了公、检、法、司、人社、信访等13个部门,其中法院、司法局、公安局、信访局等单位常驻,其他单位根据工作实际派1至2名人员以常驻、随叫随驻等方式办公,实行“集中办公、集约管理、集成服务”的运作模式,形成严密的矛盾纠纷调处网络,实现群众“办事”“说事”一地解决,及时化解矛盾纠纷。


(相关资料图)

为了最大化方便群众有地方“找个说法”,该中心还根据群众不同需求,建立了群众接待大厅和网格管理室、矛盾纠纷调处室、调度指挥室、心理服务室的“一厅四室”,成立3个首席调解员工作室和8个专业调委会,选任优秀法律工作者、律师、公证员等担任人民调解员,在受理大厅设置“菜单”,通过群众点单、中心收单、中心派单、群众评价的形式进行多方联动,运用“情、理、法、德”多管齐下,实现“零距离服务、专业化调处、综合性解决”。

定好办事的规定 让群众感到满意

玉门市以“案结事了、息诉息访”为目标,深入推进矛盾纠纷多元调解流程再造,将矛盾纠纷按照风险程度分成“微、中、大”三级,按照“一中心汇集+三类型分流+五形式调解”模式,实行中心窗口登记受理、事项初审、分流交办、矛盾调处、事项办结、事后跟踪等全流程服务,形成领导有力、各负其责、工作协调、运转高效的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格局。

制定完善首问负责、领导坐班、分析研判、协同联动、限期办结、评价问责等工作制度,每周召开工作例会,每月形成工作专报,推动矛盾化解由被动受理、事后调处向主动预防、动态研判和事前预警转变。探索形成“调处优先、诉讼断后、信访兜底”的工作闭环。

“不断完善以综治中心牵头,不定期组织相关部门协商解决重大矛盾纠纷,分析研判社会矛盾纠纷工作形势,形成信息联通、力量联合、工作联动、矛盾联调、平安联创的‘五联’工作体系,通过创新机制实现高效联动为群众办事。”玉门市综治中心主任李响兵说。

联好办事的系统 让群众快捷办事

“柳河镇二道沟村村民发生了一起因割麦引发的纠纷,现在争执不下,麦子都搁置不收了……”

“马上处理。”玉门市柳河镇二道沟村网格员杜吉萍回复道。

网格员运用活力网格APP及时录入纠纷,中心主动与相关单位联系,采取就地调解的方式,共同深入农户家中,了解案情。

到现场后了解到,村民李某在抢收麦子时,误收了同村王某3亩多的麦子。李某发现后第一时间联系村委,让其帮忙联系王某协商,但双方就赔偿问题未达成一致。

民警、调解员和网格员经过协商后,组织有种地经验的干部到麦地进行估产,并现场向王某解读《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四条“侵害他人财产的,财产损失按照损失发生时的市场价格或者其他合理方式计算”。另一方面,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对李某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引导其换位思考。通过耐心引导、真诚劝说,最终促使王某和李某达成了共识,当天麦地里又响起了收割机的轰鸣声。

“以前这类事件需要网格员‘铁脚板’一家家单位协调办理,费时又费力,现在有了活力网格APP实现了事件办理从‘反复跑多次’到‘一次就好’。”柳河镇二道沟村网格员杜吉萍说。

玉门市建立“网格吹哨、中心联动、部门报到”的运行模式,有效助推“网格化服务管理”与“大调解体系”的深度融合。今年以来,共调处矛盾纠纷4717起,化解率95.6%。(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魏世东 通讯员 程 静)

责任编辑:高富强

关键词:

推荐

精彩放送

创投更多》

科技更多》

云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