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头条:如果哪一天你也抑郁了,该思考是否肠道菌群出了问题

来源:科普中国


【资料图】

作者:崔怡辉 注册营养师 医学硕士

审核:朱文丽 北京大学医学部 教授、硕士生导师

在医学上,抑郁属于一种情感障碍,其典型的症状包括显著而长久的情绪低落、兴趣和愉快感缺乏、意志行为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失眠、食欲缺乏、不适宜的负罪感、有自杀的企图或行为(自杀比例高达15%),严重时甚至可出现幻听、妄想等精神症状。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近些年,抑郁在世界各国的发病率都在不断上升,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抑郁的发病率约为11%(每10个人中至少有1个人罹患此病),目前已是全球第四大疾病,并且预测将来有可能成为仅次于心脏病的人类第二大疾病。抑郁或将越来越普遍地发生,成为21世纪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

面对来势汹汹的抑郁,科学家们探索遏制它的脚步从未停止过。而最新领域的研究成果表明(多数人或许想不到),寄居在肠道里的细菌群可能是很关键的一个因素。是否以为自己听错了?一向被认为是精神心理疾病的抑郁症,难道不仅是受大脑调控,还要受这些“寄人篱下”的小小细菌来操控吗?我们的身体里,除了有一个长在脖子上的“头脑”,还有另外一个长在肚子里的“肠脑”。“肠脑”的概念是20世纪末由美国的科学家提出的,它是指由肠道、肠道神经系统和肠道菌群组成的人体第二大脑。随后,越来越多的研究已经证实,肠道菌群的确能够透过“肠脑”与“头脑”之间的肠脑轴(即菌群-肠道-大脑之间的神经反射轴)来影响人的情绪和行为。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控制人类情感的信使物质神经递质(5-羟色胺、多巴胺、γ-氨基丁酸等)及多种让人情绪愉快的激素,主要都是在肠道里合成的,然后由“肠脑”向“人脑”递送,这也就形成了信息的传递。如果这些物质在肠道的合成减少,信息的传递也就会减少,情绪就会受到影响。

有不少的动物实验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对抑郁和焦虑的诱发起着关键作用。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的肠道存在菌群改变及失衡现象,且有害菌增多。因此,关于益生菌能否对情绪发生作用的研究越来越多,并且得出了很多令人振奋的结果,即服用益生菌后,能够明显改善抑郁和焦虑症状。让我们一起畅想一下未来,补充益生菌或许将是治疗包括抑郁症在内的很多心理疾病的辅助方法或新治疗方法。别以为肠道健康只关乎是否腹泻与便秘,那还真是将驻扎在肠道里的小小细菌想得简单了。它们与我们,不是寄生关系,而是共生关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关键词: 一损俱损 氨基丁酸 神经系统

推荐

精彩放送

创投更多》

科技更多》

云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