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实时:山东天文历史溯源 – I. 古代

来源:科普中国

山东天文历史溯源 – I.

—— 古代山东天文学


(相关资料图)

我国有着悠久的文明历史,而现代山东省所在地区自古至今也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其中在天文科技领域更有着辉煌的成就。

在今山东泰安的大汶口新石器文化遗址(距今约6300~4600年),曾出土了绘有独特“八角星”符号的纹彩陶豆(1974年大汶口遗址出土,现藏于山东博物馆),该符号被认为代表着太阳或亮星等天体,甚至有国内外学者(Richard Strom等)认为它可能描绘了一颗明亮的“超新星”爆发。而在山东莒县出土的距今约4500年的大汶口文化黑陶尊上,刻画的象形符号记录了山中云气托住初升太阳的景象(1979年山东莒县凌阳河出土,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且可能是文字的萌芽。同样在莒县还采集出土了大汶口文化契刻在陶尊上的柱状斗杓形北斗陶符,刻绘有北斗七星或斗魁四星(即斗口四星:枢璇玑权),斗魁上方的柱形空间则是斗杓(即斗柄三星:玉衡开阳摇光)的象征。

(配图:绘有“八角星”符号的陶豆)

(配图:成立于2021年的山东天文学会会徽上的“八角星”标志)

(配图:大汶口文化黑陶尊及其上的符号图案)

(配图:大汶口文化柱状斗杓形北斗陶符)

在《尚书·尧典》中记载着尧帝曾“命羲仲宅嵎夷,曰旸谷”,通过太阳方向判断四时,即“羲仲宾日”,其中的“旸谷”可能是山东威海文登的旸谷山或日照天台山的汤谷等胶东地区。主要出现于秦汉时期山东半岛地区的“八主”(天、地、兵、阴、阳、月、日及四时,也称“八神”)祭祀,其与日月星汉宇宙和自然崇拜信仰密切相关。位于现青岛黄岛区的琅琊台,据考证建造时间在秦汉、甚至是尧舜时期,是迄今已知的地面上遗迹尚存的我国最早的古观象台遗址,具有“观日出、定时节、望云气、祭祀四时”等功能,四时主祠即建于琅琊山上。

(配图:《钦定书经图说》中的尧帝命官授时图)

(配图:位于山东威海荣成市成山头的日主祠)

(配图:琅琊台)

在先秦时期各家经典典籍,如儒家的“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孟子》,道家的《庄子》,相传管仲所著的《管子》及可能由齐国稷下学宫学者所作的《考工记》中都有不少篇章都包含着丰富的古代天文知识,例如《考工记》中已有最早的利用日影立表定向的方法,并有关于二十八宿最早的较明确的记载。在我国现存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中,记载了从鲁隐公三年(公元前720年)开始共242年的37次日食记录,其中30次与现代天文学推算结果完全一致;《春秋》记载了鲁文公十四年(公元前613年)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被认为是人类对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而在《春秋穀梁传》中记载了鲁庄公七年(公元前687年)“夏,四月,辛卯昔,恒星不见。夜中,星陨如雨。”,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天琴座流星雨记录。

先秦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甘德:

甘德(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于公元前4世纪中期),我国战国时期著名天文学家,鲁国人,后在齐国为官或游学。甘德在齐时期为齐威王、宣王的强盛期,尤以诸子百家云集临淄的“稷下学宫”而闻名。甘德通过对星体天象的观测著有《天文星占》8卷,后与魏国著名天文学家石申所著的《石氏星经》合称为《甘石星经》,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之一。后世将甘德、石申及巫咸氏所记录星表中的星官与恒星称为甘、石、巫三家星,广泛见于我国的古星图中,常以不同颜色分别代表。甘德还开创了利用木星(古称岁星)约12年的公转周期纪年的方法:“岁星纪年法”,后发展为世人熟知的“干支纪年法”。同时,甘德在用肉眼观测木星发现“... 若有小赤星附于其侧”,那颗小赤星被认为可能是木星最大的卫星:木卫三—甘尼梅德(Ganymede),这比伽利略1610年用望远镜观测到它早了近2000年!

(配图:甘德与甘石星经)

(配图:敦煌星图(甲本)中的紫微宫图,其中甘氏星官采用黑点,石氏与巫咸星官用圆圈表示并涂为黄色)

(配图:木星及木卫三)

在山东出土的汉代画像石上保存了丰富的星象图画资料,如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东汉武氏祠(又名武梁祠)前石室屋顶刻有北斗星君出行图:星君坐于“魁”状车上,意表《史记·天官书》所说:“斗为帝车,运于中央”。一执小星的羽人立于“开阳”星旁,可能代表“辅”星。济南市长清区孝堂山顶的东汉石祠(郭氏墓石祠)隔梁石底面的画像石刻有织女的形象。

(配图:嘉祥武氏祠北斗帝车石刻画像(引自《金石索》))

秦汉至明清时期的山东天文学家:

东汉山东蒙阴人刘洪(字元卓)被誉为“当世无偶”的天文学家和数学家,著有我国古代历法杰作《乾象历》,其所取的回归年和朔望月长度分别为365.2462日和29.53054日,比之前的《太初历》更精确。刘洪对月球运动(“月行有迟疾”)、交食预报、五星运行周期等有“新”且“精”的研究。东汉北海高密人郑玄则在其经学著作中对一些天文知识进行了注解。东晋南朝刘宋时期的东海郯(今山东郯城县)人何承天(370~447)是著名的史学家、数学家和天文学家,其在元嘉二十年(公元443年)撰成《元嘉历》,其中引进了岁差和观测太阳位置的新方法,是当时最精密的历法。

(配图:山东籍古代天文学家:刘洪、郑玄、何承天)

五代时后周东平人王朴(906~959)著有《大周钦天历》。宋代杰出学者、原籍青州益都(今山东益都县)后迁居曹州(今山东菏泽)的燕肃(约961~1040),研制成与提高天文观测精度直接相关的精密莲花漏,并在潮汐理论和应用上作出贡献。金代天文官—莒州日照(今山东日照东港区)人张行简(1156~1215)则改造了北宋天文仪器以便观测,并对天文历法有所研究。元代东阿历算家李谦(1232~1310)著有《授时历议》。而在元代郭守敬进行的“四海测量”中,山东设有三个观测点:登州(今蓬莱市)、益都(今青州市)和东平(今东平县)。明清时期我国传统天算之学受到抑制,但如山东淄川人薛凤祚(与天文历算学大师王锡阐被并称为“南王北薛”)、曲阜人孔继涵等编纂并协同翻译了许多天文学著作,引“西学东渐”之潮流。

(配图:山东籍古代天文学家:王朴、燕肃、张行简)

(配图:宋燕肃漏刻图)

(配图:山东籍古代天文学家:李谦、薛凤祚、孔继涵)

主要参考资料:

《山东天算史》,傅海伦 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8年12月

《中国古代天文学家》,陈久金 著,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12月

《中国天文考古学》,冯时 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1月

关键词: 天文学家 先秦时期 稷下学宫

推荐

精彩放送

创投更多》

科技更多》

云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