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聚看点】智能手环监测睡眠靠谱吗?

来源:科普中国

这是 达医晓护的第 4038篇文章


(资料图片)

《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2)》显示,过去10年国人的入睡时间晚了2个多小时,睡眠平均时长从2012年的8.5小时缩减到2021年的7.06小时,仅35%国人睡够8小时。影响睡眠时长的因素分别是:看手机或上网导致睡眠拖延,工作或学习占了睡眠时间。半数以上的人认为自己有睡眠问题,包括多梦、浅眠等。不少人选择使用智能手环、手表等便携式设备及各类睡眠App,监测睡眠状态。

戴上智能手环睡觉,第二天醒来,数据就会告诉你这一晚“深睡眠的时间”、“浅睡眠的时间”,常常因深睡眠时间短而焦虑不安……这些监测数据真的靠谱吗?

标准的睡眠监测设备为“多导睡眠监测”,是一种无创性检查,能够记录整夜睡眠状态的多种信号,包括脑电、眼电、口鼻呼吸气流、鼾声、下颌肌电、心电、胸腹呼吸、上下肢肌电等,经仪器进行自动分析,再由人工逐项核实,以便对睡眠的结构与进程,结合临床对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从而为睡眠障碍的诊断、分类和鉴别诊断提供客观依据,也可以为选择治疗方法及评价治疗效果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是目前最权威的睡眠监测手段,睡眠障碍诊断的“金标准”。

而目前市面上的智能手环的原理基于这样一个事实:

睡眠时肢体活动少,清醒时活动增多,通过传感器监测体位、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等几个简单的指标,来推断使用者的睡眠状况,因此记录总的睡眠时间的数据是靠谱的。

但对于“深睡眠”、“浅睡眠”等指标,由于智能手环目前还不具备监测脑电和眼动等功能,只依据体动或心率计算的睡眠监测数据只能作为参考,其结果和标准的多导睡眠监测结果当然有差距。特别对于睡眠的分期,智能手环对“深睡眠”、“浅睡眠”的判断并不准确。

所以,如果你正在使用或者准备使用智能手环监测睡眠,重点关注的应该是总的睡眠时间。对于手环监测数据中展示的所谓“深睡眠时间”、“浅睡眠时间”、“睡眠评分”等睡眠分期的结果,不必太在意。如果手环数据加重了你对睡眠的焦虑,那么就先把手环的睡眠监测功能关闭,想一想:是因为先睡得不好才开始监测?还是开始监测之后才“发现”睡得不好?

那一天到底睡多久合适呢?有没有标准?

“全国睡眠基金会”(简称NSF)的专家在最新的研究中对不同年龄段人群的所需睡眠时间给出建议,新生儿每天应睡时间14至17小时不等,成年人每天保持7至9小时,而65岁以上老年人能达到7至8小时就可以了。但是睡眠时间还是因人而异的,判断睡眠的质量,还应结合个人第二天的精神状态和体力等综合情况。

作者: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施扬 副主任医师

作者门诊时间:周六下午 (青海路44号 南楼4楼7号诊室)

关键词: 监测睡眠 监测数据 睡眠障碍

推荐

精彩放送

创投更多》

科技更多》

云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