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播报: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方法有很多种,哪种最靠谱?

来源:科普中国

作者:徐礼江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审核:王 刚 四川省妇幼保健院 主任医师


(资料图片)

医生怀疑小美得了子宫内膜癌,病理检查结果却显示阴性。小美还来不及高兴,医生就提醒她,这个结果不一定准确,还需要再做另一种检查。

原来,子宫内膜癌的检查方法有很多种,那么究竟哪种检查结果才是最靠谱的呢?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一、子宫内膜癌的检查方法

诊断子宫内膜癌,病理学检查是关键。如果临床上怀疑患者得了子宫内膜癌,医生会使用合适的器械和工具,取患者子宫内膜组织的样本,进行病理学检查,确定子宫内膜病变的种类和性质。

临床上常用的检查方法有如下4种.

1.诊断性刮宫

医生将专用刮匙伸进患者的阴道,通过子宫颈管,深入子宫腔内,刮取子宫内膜组织,然后进行病理学检查。这个方法是现在诊断子宫内膜癌最常用的方法,简单易操作。

如果患者存在阴道大量出血的情况,刮宫时最好将子宫内膜组织全面彻底刮除干净,既具有良好的止血效果,又可以做病理学检查[1]。

2.分段诊断性刮宫

如果怀疑子宫颈管发生病变,应使用分段诊断性刮宫方法。先进行子宫颈管搔刮,取得子宫颈管组织样本,再将所有的器械通过子宫颈管进入子宫腔内,刮取子宫腔的组织样本,然后将两种样本分组送检。

由于取出的子宫颈管的组织样本可能是脱落排出的子宫腔细胞组织,难以准确反映子宫颈管内真实的疾病情况,所以检查的结果存在争议。目前在临床上,这种方法的应用越来越少,而检查结果也只会作为参考。

3.宫腔镜检查与诊断性刮宫

先扩张子宫颈,使宫腔镜能够顺利进入子宫腔进行检查,在了解子宫颈管和子宫腔表面的情况后,退出宫腔镜,再进行诊断性刮宫。如果需要进行分段诊断性刮宫,则需要在扩张子宫颈之前,先搔刮子宫颈管,取得组织样本后分组送检。

4.宫腔镜检查与直视下定位活检

宫腔镜检查鞘的侧孔可以同时放入活检钳或活检剪,在宫腔镜直视指引下,可以直接定位子宫腔赘生物或可疑病变的部位。针对这些部位取样进行活检,可以提高活检的阳性率和准确率,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子宫内膜的损伤。因此在临床上比较推荐这种方法。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那么,作为最常用的检查方法,诊断性刮宫的结果可信吗?

二、诊断性刮宫结果准确吗

如果诊断性刮宫的检查结果是阳性,则该结果准确可信;如果是阴性,则不一定为准确的结果。进行诊断性刮宫时无法直视子宫腔内部,刮取样本时处于一种盲目状态,存在很多的局限性。

1.诊断性刮宫的过程中,没有办法观察和了解子宫腔的具体情况,如子宫腔赘生物的位置、大小和形态等。

2.由于技术等因素影响,刮宫过程中可能会遗漏体积较小或特殊部位的病灶,如子宫腔内“边边角角”的位置可能就没有刮取到样本。

3.因为取材和切片等因素的影响,可能遗漏有病变的组织,导致诊断结果不准确,甚至漏诊。

4.子宫腔可能存在形态改变的情况,如合并黏膜下子宫肌瘤、子宫腔过大、子宫腔粘连、子宫憩室等,导致刮宫时取样不全面,影响诊断的结果。

因此,如诊断性刮宫只有阳性诊断结果是可靠的。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其阴性结果不能完全相信。应该结合患者的病历、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有条件的患者最好同时进行宫腔镜检查,诊断的结果会更准确。

那么,针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有没有更简单、花费更少的方法呢?

三、子宫内膜取样术诊断不全面

有一种子宫内膜取样术是利用子宫内膜取样器取子宫腔内脱落的细胞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该筛查方法比诊断性刮宫和宫腔镜检查更容易操作,创伤更轻微、费用更低廉,患者常更愿意认可和配合。但由于取材、制片、阅片等多个环节各种因素的影响,该方法对子宫腔及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准确率有限,特别是对于阴性结果,更应该结合临床资料综合分析,必要的时候要加做宫腔镜检查和诊断性刮宫,以获取更准确的信息,避免漏诊而耽误治疗。由于子宫内膜取样术的一些限制,它主要适用于临床上没有明显症状、影像学检查也无明显异常的女性筛查子宫内膜病变。

如果子宫内膜取样后诊断结果为子宫内膜癌,这个结果是可信的。但如果子宫内膜取样的结果是阴性,那并不能完全排除子宫内膜癌的存在。

如果患者的症状典型突出,影像学检查也存在明显异常,或者患者为子宫内膜癌的高发危险人群,那么建议尽快做诊断性刮宫。有条件者最好同时进行宫腔镜检查,使诊断结果更准确。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诊断子宫内膜癌的方法有很多种。具体采用哪种方法,应该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及诊疗条件统筹考虑并做出选择。即使检查结果为阴性,也不能掉以轻心,千万不要漏诊,以免延误治疗。

参考文献

[1] 杨静. 妇科护理学. 南京: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0.

关键词: 子宫内膜 子宫内膜癌 子宫颈管

推荐

精彩放送

创投更多》

科技更多》

云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