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观天下!吉林科普美图 Vol.13

来源:科普中国

| 白尾海雕(学名:Haliaeetus albicilla)

大型猛禽,体长 84-91 厘米。成鸟多为暗褐色;后颈和胸部羽毛为披针形,较长;头、颈羽色较淡,沙褐色或淡黄褐色;嘴、脚黄色,尾羽呈楔形,为纯白色。活动的海拔高度为 2500-5300 米。多活动于江河及湖泊附近的沼泽地带。栖息于湖泊、河流、海岸、岛屿及河口地区,繁殖期间尤其喜欢在有高大树木的水域或森林地区的开阔湖泊与河流地带。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摄影 | 朴哲龙


(资料图片)

| 红尾噪鹛(学名:Trochalopteron milnei)

中型鸟类,体长 24-28 厘米。头顶至后颈红棕色,两翅和尾鲜红色,眼先、眉纹、颊、颏和喉黑色,眼后有一灰色块斑。其余上下体羽大都暗灰或橄榄灰色。特征极明显,特别是通过鲜红色的头顶、翅和尾。相似种丽色噪鹛,两翅和尾亦为鲜红色,颏和喉亦为黑色,但头顶不为红棕色,上下体羽亦较棕而少灰色。

摄影 | 朴哲龙

| 野鸭

水鸟的典型代表,野鸭是绿头鸭在北半球的俗名。野鸭属鸟纲、雁形目、鸭科;其数量非常多,是多种野生鸭类的通俗名称,有十余个种类。野鸭能进行长途的迁徙飞行,最高的飞行速度能达到时速 110 公里。雌野鸭体型较小,体长 50-56 厘米,体重约 1 千克;雏野鸭全身为黑灰色绒羽,脸、肩、背和腹有淡黄色绒羽相间,喙和脚灰色,趾爪黄色。候鸟,喜结群活动和群栖。

摄影 | 毕东明

| 大天鹅(学名:Cygnus cygnus)

候鸟,没有亚种分化,体型高大,体长 120-160 厘米,翼展 218-243 厘米,体重 8-12 千克,寿命 20-25 年。嘴黑,嘴基有大片黄色,黄色延至上喙侧缘成尖。游水时颈较疣鼻天鹅为直。栖息于开阔的、水生植物繁茂的浅水水域。除繁殖期外成群生活,昼夜均有活动,性机警、胆怯,善游泳。候鸟,迁徙时以小家族为单位,呈“一”字“人”字或“V”字形队伍。飞行时较疣鼻天鹅静声得多。它是世界上飞得最高的鸟类之一(能和它比高的还有高山兀鹫),能飞越世界屋脊——珠穆朗玛峰,最高飞行高度可达 9000 米以上。为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摄影 | 朴哲龙

| 黑脸琵鹭(学名:Platalea minor)

又名小琵鹭、黑面鹭、黑琵鹭、琵琶嘴鹭,俗称饭匙鸟、黑面勺嘴,台湾赏鸟人士则俗称为“黑琵”。因其扁平如汤匙状的长嘴,与中国乐器中的琵琶极为相似,因而得名;亦因其姿态优雅,又被称为“黑面天使”或“黑面舞者”;属于鹳形目、鹮科、琵鹭亚科,琵鹭亚科的鸟类全世界共六种,其中以黑面琵鹭数量最为稀少,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属全球濒危物种类别之一。

摄影 | 朴哲龙

| 鹈鹕(学名:Pelecanus)

鹈鹕属 8 种水禽的统称。身长约 150 厘米,全身长有密而短的羽毛,羽毛为白色、桃红色或浅灰褐色。有些种类的鹈鹕体形较大,其翼展宽 3 米,能以超过每小时 40 千米的速度长距离飞行。嘴长 30 多厘米,具有下嘴壳与皮肤相连接形成的大皮囊;皮囊可以自由伸缩。尾羽根部有个黄色的油脂腺,能够分泌大量的油脂,油脂被用来涂抹羽毛,保持羽毛光滑柔软,便于避水。分布于全世界的温暖水域。大型游禽。喙长,喉囊发达,适于捕鱼,但不贮存。主要栖息于湖泊、江河、沿海和沼泽地带。常成群生活,善于飞行,善于游泳,在地面上也能很好地行走。飞行时头部向后缩,颈部弯曲靠在背部,脚向后伸,两翅鼓动缓慢而有力,也能像鹰一样在空中利用上升的热气流来回翱翔和滑翔,但通常没有鹰飞得高。在水中游泳时,颈常曲成“S”形,并不时地发出粗哑的叫声。主要以鱼类为食,觅食时从高空直扎入水中。

摄影 | 高原

| 大仙鶲(学名:Niltava grandis)

鶲科仙鶲属的鸟类。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为不常见的夏季繁殖鸟,见于华中及西南。

摄影 | 朴哲龙

| 大斑啄木鸟(学名:Dendrocopos major)

又名赤鴷、臭奔得儿木、花奔得儿木、花啄木、白花啄木鸟、啄木冠、叼木冠。小型鸟类,体长 20-25 厘米。上体主要为黑色,额、颊和耳羽白色,肩和翅上各有一块大的白斑。尾黑色,外侧尾羽具黑白相间横斑,飞羽亦具黑白相间的横斑。下体污白色,无斑;下腹和尾下覆羽鲜红色。雄鸟枕部红色。由于本物种喜食很多林业害虫,因此被誉为“森林医生”。有很多机构在研究对本物种的人工饲养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摄影 | 朴哲龙

关键词:

推荐

精彩放送

创投更多》

科技更多》

云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