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头条丨解决了小时候困扰多年的疑问——跳跳糖为什么会“爆炸”?

来源:科普中国

在小时候,吃零食应该是大多数小孩子所钟爱的,特别是各种各样的辣条,而且神奇的是,那些说吃不了辣的小孩子在吃辣条的时候却一点也不含糊,喀喀喀就是几根下肚,所以辣条应该算是小时候的经典零食了。

不过在长大之后,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零食却不是辣条,而是一种糖果——跳跳糖。

跳跳糖,顾名思义,就是会跳的糖。


【资料图】

如果吃过跳跳糖的朋友应该都忘不了第一次吃的感觉:倒一小把糖放在嘴里,然后等待十几秒,伴随着嘴里感受到的微小痛感,颅内突然传来了嘶嘶嘶和噼里啪啦的声音。

没错,嘴中的糖仿佛开启了派对,在口腔里上蹿下跳,直到它们的生命“耗尽”,才慢慢偃旗息鼓。

这种感觉在当时简直就是魔术一般的存在。

而除了惊讶于这种“刺激”的感觉之外,我和小伙伴们最想知道跳跳糖究竟是怎么做的?为什么它可以在口腔中弹跳?

其实原理很简单:跳跳糖会“放气”。这个“气”来源于跳跳糖特殊的加工工艺。

跳跳糖所使用的的配料与那些普通的糖果并没有啥区别,都是将制糖的各种原料混合加热,做成浓郁的热糖浆。

这时候,如果将热糖浆冷却并经过机器加工后,就可以形成一颗颗工业化莫得灵魂的硬糖。

但如果选择走跳跳糖这一条路,这些热糖浆就会被送到充满二氧化碳的高压室(600psi)里进行搅拌“充气”,里面的压力大约是普通大气压的40倍。

待到搅拌均匀后,热糖浆会继续在高压室中冷却,在这段时间内,糖浆里面的二氧化碳想逃逸出来继续自己的自由生活,但是冷却的糖浆却将二氧化碳“封印”了起来。

然后恢复到常压状态后,充满了高压二氧化碳的糖块就会裂开成许多小碎块,由于这种碎裂的随机性,所以跳跳糖的形状也不像普通硬糖具有规则的形状。

尽管糖块裂开了,但在这些小碎片里面,依然存在着很多小气泡结构,这里面就“封印”着高压的二氧化碳气泡。

图源:thenakedscientists

当我们将跳跳糖放入嘴中后,口腔分泌的唾液就开始溶解表面的糖浆,由于糖果颗粒本身就很小,“封印”小气泡的外壁开始变得脆弱,这时候,存在于糖果中二氧化碳气体就跑了出来,并且带着小糖果开始原地“蹦迪”,在口腔内产生了噼里啪啦的声音。

另外,不止可以通过溶解释放二氧化碳,如果直接用碾碎的方式来破坏跳跳糖的结构,也可以看到它们会跳起来。

这种会“放气”的食品,除了跳跳糖之外,大家最常见的应该是可乐。

说起来它们之间还存在一点关联。

因为可乐的制成方式与跳跳糖很类似,一种是往液体(可乐)中添加二氧化碳,另一种不过是往固体(跳跳糖)中填充二氧化碳罢了。

而且有趣的是,最先制造出跳跳糖的化学家威廉·A·米切尔只不过是将跳跳糖作为一种配料,他实际上想将含有二氧化碳的糖果溶解在水中,从而制出速溶碳酸苏打水(比如可乐)。

但是很可惜,这种“速溶的碳酸苏打水”当时并没有研制成功,这个跳跳糖配方也被遗忘了二十年,直到另一位化学家改进了配方,并制成了现在所见的跳跳糖。

跳跳糖问世后,由于其“活泼”的属性,最初家长都担心这种糖果会对小孩子造成伤害,不过在制造者和厂家的公关后(写了大约5万封信给全国各地的学校校长),家长才慢慢接受了这种新式糖果。

可是好景不长,又有谣言传出称跳跳糖与可乐一起吃会在胃里爆炸,非常危险...

不得不说,由于可乐摇一摇就“气鼓鼓”的特性,当时很多人还相信了这种说法。

但实际上,一包跳跳糖里面所含有的二氧化碳大约只有半瓶听装可乐的二氧化碳含量,如果和可乐一起喝,并不会产生什么奇怪的化学反应,最多就是相当于多喝了半瓶可乐,打嗝估计少不了,爆炸是不会发生的。

关键词: 二氧化碳 噼里啪啦 作为一种

推荐

精彩放送

创投更多》

科技更多》

云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