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人和儿童交流总是喜欢叠词词?

来源:科普中国

“别碰,臭臭”,“饭前要洗手手哦”,跟小孩子沟通时,我们总是习惯性地说叠词。

为什么大人们觉得说叠词能让小孩子更好地理解他们的意思呢?

为什么大人和儿童交流总是喜欢叠词词?

在语言学里,这叫作“有效冗余”信息。

20世纪,曾有一些人类学家到非洲的原始部落研究当地的“战鼓”语言。

因为处于地广人稀又茂密的草原,外出检查陷阱或采集的猎人往往会在部落外几公里的地方,当地诞生了采用敲击战鼓伴随歌唱的方式来传递信息。

歌唱的声音非常低沉,但伴随着鼓声能在没有都市噪音的草原上传递得很远。

仔细研究他们的歌词发现,内容里面会伴随大量“冗余”或重复的信息。

举个例子:

比如:村里有事情,请尽快回来。

用歌唱加鼓声的方式,类似于:

远方勤劳的战士啊,你们在哪里,如果你们在打猎,请放过你们的猎物,回到妻子身边;

远方勇敢的战士啊,你们在哪里,如果你们在采集,请放下树上的果实,回到父母身边;

远方自由的战士啊,你们在哪里,如果你们在捕鱼,请放下手中的渔网,回到孩子身边。

当然,人家非洲人肯定不是这么唱的,大概表示这个意思。

就是将一件简单的事情用不同的角度来回说好几遍,伴随着重复的内容和类似的声音,显得非常冗长。

人类的语言都是以简单、准确为要求,为什么不能一句话“猎人,请回家”就好了呢?

这是因为在野外,收听到歌声的距离很远,很可能听不清楚。

又或者猎人恰好正在专注做别的事情,无法全神贯注地听歌,错过了前面的一些重要内容。

如果非常简短,那么,错过一个字,就无法明白意思,或者产生歧义。

而看似重复冗长的歌声,加上不同旋律的鼓声,能让猎人哪怕漏了几段也能通过上下文判断出来,这个信息大概是什么意思。

此时,“冗余”的信息就不是多余的,它增加了信息的可靠性与纠错能力。

同样两段话,冗余信息越多,反而越能在信息模糊的时候保真。

这就像在战争电影里,如果在前线,士兵焦急地向无线电呼叫支援。

不管多么紧急,一定会重复几次重要的内容,比如番号、指令、坐标。防止对方没有听清造成错误攻击。

对孩子的交流也一样。

成年人会下意识地担心孩子的理解能力与注意力。如果一件事只给予简单的指令,孩子有可能理解错误。

而简单的动宾短语叠词,能增强沟通的有效性。

同样举个例子:

如果你想和朋友说“我们出门逛街去”,你会这么表达:

“哎,别在家耗着了,趁天还早,你快点穿上鞋,咱出门逛街去。”

但如果你对刚学说话的孩子这么说,可能他会有点茫然地看着你。

你的下意识反应是,去掉刚才那句话里面的复杂无效内容,提炼核心词再次沟通:

“宝宝,我们穿鞋,去逛街。”

这时候他好像有点理解了,似懂非懂地重复“穿鞋、逛街”。

这时候你会再次重复,帮助他理解,并把物品强调一遍,方便理解。

“对,穿鞋鞋,逛街街。”

此时,你和他建立了一套虽然略有冗余,但很容易识别、理解和记忆的沟通体系。

你告诉他做什么,并且用“动宾宾”的短语增强了识别力。

宾语强调两次,是因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动词往往没有宾语重要。

比如“吃饭饭”“吃菜菜”,很难理解错“吃”这个动词,理解不了也可以辅助动作,而到底吃什么的宾语更容易混淆,搞错目标。

比如让小孩拿玩具车,孩子可能会拿成别的玩具,至于是抓,还是拿,或是捏,反而不重要。

久而久之,人们和孩子说话就会养成“冗语叠词”的习惯。

其实类似的事情也会发生在其他的情况下,比如惊慌的时候,连续说好几个“别”字,高兴起来连续说好几个“对”字。

这些都是在情绪激动的情况下,担心表达不清而下意识强调的结果。

关键词: 你们在哪里 如果你们在 听不清楚

推荐

精彩放送

创投更多》

科技更多》

云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