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观焦点:突发:国际空间站太空行走被全面叫停,原因竟是宇航服头盔漏水?

来源:科普中国

据媒体报道,8月5日国际空间站的一名宇航员在舱外执行任务时,突发头盔进水,为安全起见,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叫停了国际空间站所有太空行走任务。

一段时间以来,似乎中国总是好事连连,空间站喜讯一个接一个;而老帝们总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国际空间站也是漏洞百出,一会舱室漏气,一会又是俄罗斯闹着散伙,现在又出了个头盔漏水。


(相关资料图)

真的应验了“敌人一天天烂下去,我们一天天好起来”那句话?看来我们真的很快就要领军世界了,哈。引得许多网民一阵阵兴奋欢呼,情绪越来越高涨。不过我今天就不凑这个热闹了,从科学角度说说宇航服头盔为啥会漏水的问题。

宇航服头盔为啥会漏水呢,哪来的水?

出舱宇航服的复杂程度超出了一般人的想象,其功能包括:在太空失压、辐射、真空、低温或高温条件下对宇航员的保护;提供宇航员出舱工作期间呼吸的空气和吃喝拉撒等生命维持系统。因此,出舱宇航服实际上就是一艘小型飞船,科技含量极高,造价昂贵。

那么,既然宇航服造价昂贵,为什么会漏水呢?我们知道太空中高度真空,是没有水的,那么水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这里要理清一个误区,所谓漏水,绝不是头盔有缝隙,从太空漏进来。如果头盔有缝隙,那就不是漏水的问题,而是漏气失压的问题,宇航员会很快死亡了。因此,这种所谓漏水还是宇航服内部的问题。

事实上,这种事故已经不是一两次了,而是已经出现过多次,总结起来原因大致有二:一是冷凝液聚集在头盔,是由于设备故障,无法及时排除掉宇航员呼吸的水汽导致;二是冷却水循环系统管线破裂,导致冷却水泄漏到头盔里。

从后果上讲后者更凶险,因为如果冷却水泄漏量很大,没有及时处理,就会淹没头盔,将宇航员憋死。但冷凝水积聚也不容忽视,因为当水滴聚集过多时,会形成水珠,在太空失重状态就会漂浮在头盔里,如果宇航员吸入,就会导致呛咳甚至窒息。

而且冷凝水积攒过多,还会导致宇航服温控系统发生故障,在太空零下一百多度或被太阳照射温度一百多度的情况下,温控系统失效非常危险。

比较典型的几次头盔漏水事故有:

2013年7月,国际空间站的一次出舱活动,意大利宇航员帕尔米塔诺的头盔进水量高达1.5升,淹到了嘴巴导致了呼吸困难,为了保命只得提前结束了太空行走任务返舱,这次事故至今还让帕尔米塔诺心有余悸;

2015年发生了两次头盔漏水事故,一次是宇航员维尔茨在太空行走时发现,头盔里有漂浮的水滴,自认为不太严重,出舱一次不容易,还是坚持到完成任务才返舱;据有关资料称,同年另一位宇航员头盔漏水,水位竟一度高到眼睛,差点被淹死。不过,我没找到这位宇航员的名字,因此难以确定消息的真假;

这种事故在今年3月份还出现过一次,当时美国宇航员拉贾·查理和欧空局德国宇航员马蒂亚斯·毛雷尔正在执行出舱任务,NASA还在进行现场直播,但在大约6个半小时的出舱活动中,其中一名宇航员头盔漏水,所幸不太严重,最终还是与同伴完成任务后才返回。NASA没有透露是哪位宇航员头盔漏水。

8月5日,这种事情又发生了。不过NASA没有透露漏水原因,但看起来比较严重,所以才叫停了所有太空行走任务。

之所以发生一系列的宇航服事故,是因为这些宇航服太老了。俄罗斯宇航员使用的海鹰舱外宇航服规定使用次数为12次,达到使用次数后就扔了,跟随废弃的货运飞船在大气层烧毁。而美国这第四代舱外宇航服已经使用了40多年了!

宇航服的前世今生/

宇航服的研制经历了四代升级,第一代和第二代都很简陋,是人类航天初期的六十年代末和七十年代初,宇航员们在地球低轨道飞船中穿的,不能出舱活动;第三代宇航服实现了质的变化,可以让宇航员在舱外活动,并实现了阿波罗载人登月,在月球上活动。

第三代宇航服不但能够抵御月球高度真空低气压、127度高温和零下183度低温、宇宙射线和高强度电磁辐射,还能抵御微流星体的轰击。

美国每一代宇航服的研制都花费了巨大的费用,都要超过10亿美元。如1974年开始研制的第四代宇航服,主要用于出舱任务使用。这种宇航服最终成品做出18套,每套造价达到当时的1500~2200万美元,折合现价达到1.24亿美元一套。

美国第四代航天服在第三代基础上有了很大改进,重量仅60公斤,在10-15分钟内就能穿戴完毕,使用的生命保障系统更是可以让宇航员进行长达7个小时的作业,而且可以抵御更多的宇宙物质,如高能粒子和小型陨石。同时,在航天服的头盔中,还可以储存更多的水和食物。

18套宇航服有2套在试验时就损坏了,4套在航天飞机事故中毁掉了,1套在猎鹰9号火箭爆炸中摧毁了,剩余的11套足足用了40多年。

在太空真空环境,向阳一面温度可以达到121度(摄氏度,后同),背阴一面温度会骤降到零下157度,加上辐射等伤害,现在只剩下4套能够勉强使用了。前几天,又有一套漏水,看来只有3套能用了。

迄今为止,人类执行太空出舱任务已经有440多次了,这11套宇航服担负了至少200次出舱任务,可谓劳苦功高。那么为啥一直不能更换新的宇航服呢?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极难。

事实上,美国从2008年开始,就一直在研发新的宇航服,截止到2021年,研发费用已经花去4.2亿美元,据称还需6.25亿美元才能完成这个项目,又是10亿美元以上!项目完成后能够提供2套成品,由此可见这种新宇航服一套造价就达5亿美元。

2019年,NASA曾经高调展示了一款宇航服,看起来十分灵活。NASA宣称是新款宇航服Xemu,能够提供6天舱外活动的生命支持,是为阿尔忒弥斯登月任务准备的。但同时NASA表示,这款宇航服的成品在2005年4月份前无法拿出,影响了重返月球的时间。

而在今年6月1日,NASA又宣称,由于Xemu宇航服出现重大延误,拟向另外两家公司支付35亿美元的研发费用,用于研制新的宇航服。看来似乎是另起炉灶,研发费用惊天了,难道要研发登陆火星的宇航服?

这无疑属于第五代航天服,但从一个侧面说明这些宇航服无法适应国际空间站的出舱任务。

由此NASA希望那些陈旧的第四代宇航服使用寿命能够延长到2028年,与国际空间站共存亡。看来美国宇航员们还需继续忍受这些宇航服的毛病,或许还会有头盔漏水的事故发生,但愿不要导致伤亡事故。

根据有关方面透露,中国的宇航服造价只需要3000万元人民币,折合美元只需450万元,且非常先进好用,据称只需要5分钟就能够穿戴完毕,价廉物美。不过这个造价是不是包括整个研发费用就不得而知了。

延伸阅读:宇航服简介/

宇航服也叫航天服,是宇航员们在太空执行任务时,为保障生命安全而穿戴的防护服装,包括舱内和舱外宇航服。

舱内航天服防护等级比舱外的要低一些,是为了防止发生意外而在飞船待发、上升、返回、变轨、交会对接阶段穿戴的,以防止出现压力意外事件;舱外宇航服是宇航员在出舱活动时使用的个体防护装备。

这里要说明的主要是舱外航天服。我们知道,宇航员在舱外暴露在太空执行任务,环境是非常恶劣的,要抵御高度真空、低气压、高温或低温、高辐射等太空环境,有时候在舱外执行任务七八个小时。

总体上说,宇航服由三大部分组成:即具有抗真空、抗压、抗辐射,隔绝高温低温,严格密封等防护作用部分;生命支持系统部分;良好的通讯联络系统部分。

生命支持系统包括:提供可供呼吸的氧气(空气)、装备足够的饮水和特殊的食物,宇航员只要一伸嘴就能够吃到喝到;宇航服内还能处理汗液和尿液,能够让宇航员们在宇航服内较为舒适灵便的活动,这样才能够完成复杂的舱外任务。

引用:中国飞天航天服简介:

重量:120公斤

主要颜色:白色

造价:约3000万人民币

组成:用料软硬结合,从上到下依次是头盔、上肢、躯干、下肢、压力手套、靴子。

适用:四肢装有调节带,通过调节上臂、小臂和下肢的长度,身高1.60米-1.80米的人都能穿上。

耐力:可支持4个小时舱外活动,并可重复使用5次

上肢关节:巧妙地利用仿生结构,使关节活动更加自如。

腕镜:手腕处装有一面小镜子,航天员可以通过它随时察看自己身上的各种开关。

背包:高1.3米,是航天服穿脱(进出)口的密封门,在背包壳体内安装舱外航天服生保设备,背包壳体下端安装有挂包、备用氧瓶等。背包关闭通过拉紧钢索和操作关闭手柄完成。

头盔:经过科研攻关,“飞天”航天服头盔的视野比其他同类产品要大。

摄像头 :头盔还有摄像头,可拍摄航天员出舱操作。

照明灯: 两侧各一照明灯,可照亮服装胸前部分,方便航天员在阴暗面操作。

报警指示灯 :两侧有报警指示灯,一旦服装出现泄露报警灯闪。同时还有语言报警。

面窗 :其面窗4层,2层充压结构,2层之间充高纯氮气,防结雾,外面是防护面窗,外层是滤光面窗,对太阳光折射率低,迎着光照面可拉下它。

手套:为每位航天员量身定做,看上去特别厚实,有点像拳击手套。

外层热防护手套:外层为纤维织物,有两层气密,使用特殊隔热橡胶材料,能耐受高温到100℃;指尖 指尖部分,只有一层气密层,保持触觉;手指背部位内有两层真空屏蔽隔热层;在手心握物部位设置有凸粒状橡胶,主要为防滑;手套可握住25毫米的铅笔粗细的东西。

热防护盖片:在手背有可翻折的热防护盖片,用于覆盖手指部位,提高此部位的热防护能力和保证手指的关节活动性。

手表:专门设计的航天手表,材料适合航天特殊环境。它比一般手表表盘大,实现功能也比普通手表多,上有三个小表盘,分别是小时、分钟、秒;可以读北京时间和飞行时间,另外可以转动表盘记时;用途 航天手表可让航天员在漆黑的太空中,清楚地知道地球的昼夜之分,以保障航天员的生活规律与地球同步,不至于打乱生物钟。

衣料:航天服须真空屏蔽隔热,所用织物要多种织法结合起来才能达到强度要求。

层次:航天服6层:由特殊防静电处理过的棉布织成的舒适层、橡胶质地的备份气密层、复合关节结构组成的主气密层、涤纶面料的限制层、通过热反射来实现隔热的隔热层、最外面的外防护层。躯干达到7层,最厚的是挂包有20层。

据悉,我国开发的新一代航天服,保留了此前的优点,在防辐射、防高低温度、防高低压方面,以及在独特的生命保障系统方面都有很大提升,可在舱外超长“待机”达8小时,增加了尿液收集装置,可适应1.6~1.8米的宇航员穿着使用,实现“单位数字扫描”技术,具备抓握25毫米铅笔粗细物品的能力。

从这些指标来看,优于美国第四代宇航服。总之,宇航服是宇航员在太空极端环境的生命保障,且是完成各种复杂任务的工具,是世界顶尖科技的结晶,一点都马虎不得。对此,各位怎么看?欢迎讨论点评。

时空通讯原创版权,请勿侵权抄袭,谢谢理解支持。

关键词: 国际空间站 太空行走 执行任务

推荐

精彩放送

创投更多》

科技更多》

云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