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速读:神奇的酸枣树里藏着应对极端气候的秘密 | 中秋

来源:科普中国

白露中秋时节是百果成熟的季节,但是野果却是我的最爱,酸枣、杜梨、八月炸、野猕猴桃、野葡萄、五味子、山茱萸、软枣、菇娘.....只要你热爱大自然,肯留意身边的物种,也有冒险探索精神,总能品尝到这些大自然馈赠的野味。野果的味道和人工种植的水果味道完全不同,都有一股清新脱俗的酸甜味,水份也不大,没有经过驯化,和周围的山野气息是一致的。


(资料图)

■八月秦岭常见野果—八月果

酸枣既是人的食物,更是动物的食物

家乡的野果主要是酸枣,也叫棘,而种植的大的枣树其实是酸枣的变异品种。酸枣一般长在田间地头较为干旱的黄土崖上,酸枣的种类也有很多,按照果形来区分,有球形、橄榄形、磨盘形,味道有偏甜、偏酸的区分。从整个白露到霜降期间,酸枣经历了由青变红、变软、变干的过程。其中刚成熟的酸枣是脆甜的,水份较多,味道最佳。想吃到酸枣就需要付出代价,因为它原本是野生动物的食物。

■酸枣树浑身长满了刺

收秋期间大人很忙,休息的空档,小孩子们就会跑到地头去摘酸枣。酸枣树不是很高,但是浑身却长满了刺,有些刺是直的,会直接刺破血,有些刺却是倒钩的,会钩烂衣服,还会在身上拉出一道血口子,有些刺大而粗,有些则比较细小,细小的刺刺入肉中会折断,需要用针挑出来。因此需要冒着被刺破划烂的风险,在刺林中小心穿梭,才能摘到酸枣,品尝这来之不易的野味。但是酸枣的味道实在诱人,最开始都是边摘边吃,有时候甚至来不吐出枣核,一起咽下。

■成熟的酸枣

到了收秋快罢了,地里的农活也收拾差不多了,酸枣也都变红变软了,这时候大人们便出动了。大人们的采摘法与小孩子完全不同,比较简单粗暴,体现了分工合作,人们邀约组成队伍,拿着长竿子,提着篮子,到更远的酸枣林去。打酸枣时,有人负责用杆子将酸枣敲打下来,有人负责从下面捡起来并收到篮子里。一些地方老艺人们还用方言将打酸枣的有趣故事编入秧歌,成为重要的民间文化艺术之一。

■乡村打枣的民俗画

打回来的酸枣,一部分老人会拿到城里街道去售卖,老人们将易拉罐拦腰剪成两半,下半部分作为量酸枣的容器,卖5分钱、1毛钱一罐。城里人采不到酸枣,但是也能品尝到酸枣的味道。

大部分酸枣会被制作成酒枣储存起来慢慢食用。人们将酸枣淘洗干净后,用白酒泡起来,放到干净的玻璃瓶中密封,这个方法可以一直保持到第二年,都依然还是酸甜脆的味道。

小时候吃酸枣,都认为酸枣核无用,都吐掉了,后来上了高中看了医书才知道酸枣核里的酸枣仁才是宝贝,《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上品,具有宁心安神,敛汗,生津,补肝之功效,被列入诸多药方。这对于我们这些时常因焦虑烦恼而失眠、甚至神经衰弱的现代人来说实在是一味良药,后来我高考时常常自采酸枣仁泡茶饮用,这几年也常常用酸枣仁配上九节菖蒲、乌梅、大枣、红糖等药材制成菖蒲安神茶,功效也非常不错。

■酸枣仁

在酸枣树诸多防卫措施下,其果实并不会全部都被人类摘走。进入深秋初冬以后,酸枣的叶子落光,剩余的酸枣挂在枝头,或掉落在草丛中,也是麻雀等鸟类和果子狸、狐狸等野生动物重要的过冬食物,成为维系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物种。

■酸枣是北京红嘴蓝鹊的食物来源

酸枣树背后隐藏着物种适应气候变化的秘密

酸枣除了食用,还是当地农民用来监测气候变化的“仪器”。酸枣在生长过程中叶子、开花和结果情况都会随着气候变化而变化,有时候当地农民就靠观察当年酸枣树叶子的大小稠密度以及挂果的大小年,来判断未来几年的气候状况,进而安排未来的农业生产活动。

这个传统经验也得到了现代生态科学研究的支撑,据山西师范大学邓荣华教授等人的研究结论,酸枣这样的野生植物表现了很强的气候变化适应能力,在中国大陆不同气候干旱阶梯上,酸枣的叶面大小、二次枝条长度、叶柄长度、枣吊数(挂果树)、种子大小与干旱的程度呈现紧密的协变性。

■酸枣可以在极端环境下生存结果

简单来说,酸枣为了适应干旱地区的气候,有限的土壤水份,会把自己的树叶变大,枝条变短,种子变小,这样可以确保尽可能获得更多的用于维系生命的能量,最少地把营养元素用在自身的躯干上,结更小的果实,掉落在土壤中更容易发芽,同时也不易被人类和其他动物发现。

■干旱地区的酸枣树根系极为发达,地上部分的枝干反倒很少,与土壤融合在一起,最大程度减少干旱对自身的影响

当然,不仅仅是酸枣,只要留心身边大自然,我们会发现其他物种对自然都有很强的映射能力,会顺应气候变化,并练就了一身独特的本领。

■野生枸杞能够适应极端干旱和盐碱土壤环境

■野生菇娘能够适应高温和低温,因此能在南北方普遍生长

在气候变化面前,不起眼的小小酸枣树,尚且知道及时改变自己的形态来适应未来的极端自然条件,作为具有高等智慧的人类也应该可以效法。

效法自然:推动食物系统转型,适应未来气候变化

老子在几千年前就洞察到:“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我们曾以为自豪的科学技术、进步,只不过是无休止地损自然,补人心之不足,加剧生态系统的失衡。

对于自然而言,现在的人类太强大了,所以大自然周期性地以灾害的方式,无情地抑制人类的过度发展。恩格斯也在《自然辩证法》中告诫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根据历史经验,周期性的气候变化始终存在,加上人类的过度干预和索取,使得生态系统进一步失衡,未来瘟疫、干旱、地震、洪涝、高温、低温、火灾、能源危机还将会周期性轮番上演,这些灾害和危机对我们的食物系统甚至生存环境将构成巨大威胁,一些极端灾害如极端高温和低温、极度干旱、火灾对人类甚至野生动物的食物系统的将是毁灭性的,并将进一步深刻改变社会经济文化以及全球政治格局。

因此我们必须尽快转型,从转变食物系统开始,适应气候变化,减少全球性危机的演变的基础动因。

而大自然中的野生植物如酸枣树则给了我们未来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一些启示:主动减少对自然的索取和伤害,更多地给大自然回报。

首先,我们需要做好做坏的打算,应该挖掘和保存那些传承下来能更好地适应干旱、水涝、高温的传统品种,建立我们的韧性种子系统,这些种子将有助于小农在遭受自然灾害后,减少损失,或者从毁灭性的自然灾害中迅速复原。

■一种罕见的红小米,产量不高,但是具有很强的抗旱能力

其次,应该将我们的食物结构主要集中于植物性饮食上,尽可能减少动物性饮食,以减轻食物系统对大自然能源的过度索取和消耗,从而换取大自然的对人类的系统性报复的空间。

■生产肉类的碳排放要远高于植物性食物

最后,在植物性饮食系统内部,我们应该彻底转变对食物追求的目标,由当前的追求食物的高产、丰富、高营养、高价值,转为对适量和健康饮食的追求,因此我们不能只专注于那些通过人为基因改造而获得高产性能的扩张性的种子和品种,这些高产农作物背后无可避免的是高资源消耗,支持生态友好形的农业实践,以进一步减轻农业系统对大自然资源的压力。

当然,这个转变光靠我们自身的努力是不够的,需要整个社会系统合力才能完成。同时,我认为行为改变背后更根本是的人类需要反思自己的欲望,放下占有欲和战胜欲,这也是食物教育重要的部分。

正如老子所言: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邪。

参考文献略

文章来源:何以为食

编辑:Pierre

关键词: 气候变化 野生动物

推荐

精彩放送

创投更多》

科技更多》

云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