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微头条丨饮食与胆结石密切相关,想要不得病,不能这样吃!

来源:科普中国

作者:刘京山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 主任医师

审核:刘正新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主任医师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肿瘤学组成员


(资料图)

我们经常说:“早餐要吃饱,中午要吃好,晚上要吃少”。

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很多朋友都不吃早饭,殊不知,这种不良的饮食习惯与胆结石的发病密切相关。

一、为什么长期不吃早饭容易得胆结石?

首先我们要知道,人的胆汁是24小时不停地从肝脏产生,然后进入胆囊。当进食以后,胆囊就会收缩,把经过胆囊加工处理好的胆汁排到肠道里头去消化食物,这是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

如果我们前一天晚上七点钟吃晚饭,第二天不吃早饭,到早上7点是12小时,到中午12点吃午饭是17个小时。这么长的时间不吃东西,胆囊就不会有收缩。

但是胆汁是24小时不停地往胆囊里头分泌,而胆囊又装不下这么多的胆汁,所以胆囊有一个重要的作用是浓缩胆汁,把多余的水分吸收掉,把最好的那种成分留下来,等着我们吃饭的时候,胆囊再去把它排出去消化食物。

可是你总是不吃饭,胆汁在里头越存越多,它就会越来越浓缩,浓缩以后难免就会形成沉渣,太浓了就会形成一些结晶,比如胆固醇结晶,或者胆盐结晶,这种结晶就会沉淀在胆囊底部。

图1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等我们中午吃饭的时候,胆囊一收缩,它只把上头那部分胆汁排出去了,底下那部分排不出去,今天留一点、明天留一点,天长日久就变成了结石。

如果我们正常吃饭,比如我们早上起来正常吃早餐,而且早餐的质量好一点,比如有牛奶、水果、鸡蛋,这些食物就会刺激胆囊很强烈地收缩,胆囊一收缩,把一夜的胆汁都排出去了,可能把这些沉渣也就排出去了,就不太容易得胆结石。

所以我们定期让胆囊收缩,让胆囊运动运动是保证胆囊功能正常,减少胆结石发生的一个很重要的办法,我们形象地称之为胆囊体操。

我们人多活动,身体才能更健康。胆囊也一样,让它多活动,它才能健康,所以按时按量进食,让胆囊定期收缩,这样胆囊就不容易长结石。

二、晚上吃得多容易导致胆结石吗?

是的。

虽然胆结石的形成原因,目前从医学上来讲没有完全搞清楚,只是有一些学说而已,但是我们现在考虑跟某些因素有关:

第一个因素就是不良的生活习惯,比如我们前面提到的不吃早饭,另外晚饭吃得过多,比如吃很多高胆固醇的食物、高油脂的食物,这样就会导致血液中的胆固醇升高。

图2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血中的胆固醇长期处于很高的状态,它就会随着血液循环排泄到胆汁里面去,胆汁中的胆固醇浓度过高就会沉淀下来,在胆囊里面,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形成结石。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我们体内代谢产生的胆固醇,就是我们不吃胆固醇、不吃油脂,我们体内也会产生胆固醇,这个胆固醇是我们体内代谢的一种产物。

如果我们体内代谢出现了某种异常,或者在人类的某个生理阶段,产生的胆固醇过高,就容易变成结石。

比如40岁以上到50岁左右的女性进入更年期,随着生理代谢的变化,体内的脂类代谢也会发生变化,胆固醇代谢也会发生变化,这个时候体内胆固醇代谢就会增加,也有可能会产生胆结石。

三、长期吃素就不会得胆结石吗?

不是的。

我们经常诊治一些长期吃素食的病人,胆结石的发生率并不低,为什么长期吃素也容易长结石呢?

图3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这涉及到人体的一个代谢机制,就像很多人不吃肉、不吃油依然很胖是一样的道理。

因为人体代谢有一种特性,我们吃进去的粮食,也就是碳水化合物比较多的时候,在代谢过程中也会产生胆固醇,所以一样会出现高血脂症、高胆固醇血症。

所以我们认为不能偏食,不光是粮食要适量,肉、蛋白质都要适量,只有维持一个平衡的饮食,才能使我们身体代谢正常,才能少得疾病。包括胆结石,发病率才能降低。

关键词: 主任医师 密切相关 小时不停地

推荐

精彩放送

创投更多》

科技更多》

云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