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快报:中国科大在长江中游史前人类植物性食物消费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来源:科普中国


(资料图)

农业的持续发展为人类早期文明和国家的诞生提供了最为重要的物质基础,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拥有“南方稻作”和“北方粟作”两套农业系统的国家。江汉平原的史前文化是中国古代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史前人类生业形式演化一直是考古学界关注的重点。现有研究显示,该地区在新石器时代一直盛行以水稻种植为主的稻作农业模式,但至迟在油子岭文化时期(5800-5100BP),北方的粟、黍已经传播至该区域。然而,除了水稻和粟类农作物以外,江汉平原史前先民日常食用的其它植物性食物有哪些,其植物性食物结构的演变过程如何等尚不十分清楚。

近年来我校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杨玉璋教授团队与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姚凌副研究员等合作,利用淀粉粒分析方法,对位于江汉平原北缘的屈家岭遗址(5800-4200BP)(图1)出土陶器表面残留物进行了提取与分析(图2),揭示了该遗址油子岭文化至石家河文化时期先民日常消费的植物性食物来源与结构演化。相关成果于10月18日以“Plant foods consumed at the Neolithic site of Qujialing (ca. 5800-4200 BP) in Jianghan Plain of the middle catchment of Yangtze River, China”为题发表于国际植物学著名杂志Frontiersin Plant Science上。

研究结果显示,除水稻与粟类作物外,遗址陶器表面还发现有薏苡、莲藕、山药、橡子以及豆类的植物淀粉粒(图3),表明屈家岭先民的植物性食物来源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仍具有较为明显的多样性特征,其中莲藕和薏苡是本次实验中首次发现的先民消费的植物性食物种类,且莲藕淀粉粒具有较高的出现频率,表明其曾被先民普遍食用,这应与当地河湖湿地广布、水生植物资源丰富有关。综合课题组前期工作及本次实验不同时期各类淀粉粒出现频率等定量分析结果,可以发现,相比于粟黍,水稻在屈家岭先民的食谱结构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同时,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采集获取的野生植物性食物在屈家岭先民食谱中的比重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

该项研究系首次利用淀粉粒方法对江汉平原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陶器表面残留物进行分析,其结果为揭示长江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先民生业经济的区域特征、食物结构的演变过程以及北方粟、黍类旱地作物向南方地区传播的时空过程等提供了重要资料。

我校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博士生Muslim Khan为该文的第一作者,杨玉璋教授及李为亚特任副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该项研究得到了中国科学院国际伙伴计划项目(132311KYSB201900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772172)、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Q2021D52)以及中国科技大学新文科基金(YD2110002016)和青年创新基金(WK2110000020)的支持。

关键词: 新石器时代 长江中游 农业生产

推荐

精彩放送

创投更多》

科技更多》

云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