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讯息:正在崩解的南极

来源:科普中国

南极,恐怕是地球上最寒冷,却最美丽的地方之一。

沿着巨大的冰盖向内陆进发,满眼尽是干燥且平坦的冰原,无垠的冰盖闪耀着白色的光泽。

图源/Scientific American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这是世界上最鲜有人至的地方。它赤裸裸的美丽让所有旅人为之沉沦。

但这种美丽,正在崩解。

近年来,气温逐年升高。与19世纪晚期相比,南极地区的气温已经上升了大约3℃,南极海冰面积也随之不断缩小。

2022年2月底,南极海冰面积仅剩下190万平方公里左右,这是历史上南极海冰面积首次缩小到200万平方公里以下。

到了3月15日,表面积约为1200平方公里的康格冰架轰然坍塌。

冰架坍塌面积约和整个香港的面积、1.5个新加坡的面积,以及1.8个北京五环的环内面积相当。

但气候变暖并不是南极面临的唯一问题——旅游也在融化那里的冰雪。

每年10月到次年4月是南极的旅游季。据国际南极旅游组织协会(IAATO)统计,2019年10月至2022年4月,共有74401名游客与 IAATO 成员一起前往了南极洲,去目睹无人之境的震撼。相比四年前,这一人数激增了102.7%。

一次入门级的南极旅行平均费用约为11000美元,对于很多人来说,这已经并非一个难以承受的价格,南极旅行也就愈发流行起来。

每年都有大量游客探访南极图源/IAATO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任何人都会产生垃圾。

就算有一些被空运走了,但总有一些肉眼看不见的垃圾会被留下,比如“黑碳”颗粒。

根据《南极条约环境保护议定书》,所有旅行者和科学家都必须清除留在南极洲的废物,垃圾和人类排泄物都会被空运到温暖地带进行处理,避免污染南极的环境。

可所有活动——无论是用钻机钻冰,取冰芯搞科研还是用车辆运输——都需要燃烧燃料,而燃料会释放出微小的“黑碳”颗粒,就像煤烟一样。

一架C-130飞机即将降落在飞机即将降落在尤尼昂冰川(Union Glacier)的蓝冰跑道上。

今年2月发表于期刊《自然通讯》的一项研究发现:

南极的研究设施和海岸旅游登陆点周围积雪中的黑碳含量远高于南极大陆其他地方。

换算下来,每位游客实际上约融化了高达83吨的雪。科学家首先从南极洲旅行最多的地方收集样本,总共涉及2000公里的28个地点,范围从南极半岛一直延伸到南极西部冰盖内部。

然后,他们分析不同地点的雪样本的光学特性,来确定黑碳颗粒的数量和类型。

为了区分灰尘和黑碳,研究人员使用了一种名叫“埃指数”的概念。简单来说,就是较小的粒子会比较大的粒子吸收更多的光,由此,便可以判断雪样中的粒子到底属于什么类型了。

研究的结果发人深省——所有来自人类住区附近的样本,黑碳水平都大大高于南极其他地区的水平,这是人类排放的明显迹象。

在不容易前往的地方,黑碳浓度就相对较低。

**黑碳多了有什么影响?**倒不是说雪就不白了,而是黑碳含量升高会影响雪吸收光的方式,雪会融化得更快。

每年夏天,在南极半岛人类住区附近,人为产生的黑碳可能导致地表积雪融化多达23毫米。

具体到旅游活动的话,2016年至2020年间,每位游客实际上融化了约83吨雪,其主要排放来自于游轮。

人类活动对南极的影响越来越大。图源/IAATO

其实,早在2019年,就有研究发现黑碳会加速冰雪融化。

当年发表于期刊《科学报告》上的一项研究就显示,亚马逊雨林的火灾加速了安第斯山脉冰川的融化。

根据NASA的图像,这些火灾产生的烟雾,携带着黑碳颗粒,被风吹到了几百英里外的山地冰川上,让冰川表面变暗,从而加速了融化。

图源/NASA

如果说亚马逊雨林火灾产生的黑碳主要影响的是南美洲大陆,那澳大利亚丛林大火的影响则波及全球。

还是2019年,澳大利亚的丛林大火烧了整整两个月。

大火产生的烟雾与全球天气相互作用,导致了全球远程传输。

图源/Japan’s National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烟雾穿越大洋,完成了一整圈“环球旅行”,最终甚至又飘回了澳大利亚。

而南极,也一直处于黑碳的阴霾之下。

更为严重的是,人类活动和游轮给南极带来的灾难还远不止黑碳。

2007年11月23日,MV Explorer号游轮于布兰斯菲尔德海峡(Bransfield Strait)遭冰山钻孔后沉入冰冷的南极水域,154名乘客和船员的性命危在旦夕。

正在沉没的MV Explorer号游轮

图源/Reinhard Jahn

他们在救生艇上漂流了大约4个小时后才被附近的其他游轮救起,大约15个小时后,这艘巨大的游轮沉入了大约1500米深的水中。

当时有专家表示,是异常温和的天气条件让他们活了下来。

人员平安是好事,但南极的海域却遭了殃。

**因为,**该游轮所载有的约178立方米的柴油、24立方米的润滑油和1200升汽油,正在泄漏。

几天后,智利海军报告说,他们看到海面上漂来长达1.5公里的浮油,面积多达约5平方公里。

并且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看到了更多的浮油出现,这意味着一个或多个油箱还在缓慢泄漏。

而燃油泄漏也只是冰山一角。

人类活动对南极的影响可谓是方方面面。

比如带入入侵物种,旅游者可能不小心将昆虫或种子带入靴子、衣服、食物、货物等,再带进南极大陆。

比如影响鸟类繁殖,鸟类很容易受到人类活动干扰,可能会因大量涌入的人潮而感到焦虑,甚至放弃巢穴。

大量人群到访还可能对南极脆弱的环境造成侵蚀或干扰,多只脚在同一块地面和路线上行走必定会留下路径和其他伤痕。

南极洲是世界上最后一个大荒野,一个拥有杰出自然美景的地方。

同时,南极洲也拥有着富饶的自然资源。

南极洲和南大洋包含世界上90%的冰和地球上70%的淡水。而这样的环境也孕育出了许多关键的物种:

比如让鲸鱼迁徙数千公里前来觅食的南极磷虾、在海底生活的珊瑚和海星,以及成群结队的企鹅。

除此之外,科学家总能在南极定期发现新物种。

十二月的南极看起来很暖和,研究人员遇到了一只热情的小企鹅图源/Roux

南极洲也是重要的自然实验室之一,是世界各地科学家的聚集地。

截至目前,已经有40多个国家总共建立了超过80座科考站。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人来到这里,就地球系统、空间和气候变化等诸多主题进行研究。

保护南极,就是在保护地球的宝库。

目前,南冰洋已经设立了两个海洋保护区:一个在罗斯海(Ross Sea),另一个在南奥克尼群岛(South Orkney Islands)南部大陆架。

但设立海洋保护区只是保护的第一步,要想真正地保护好南极,需要全人类共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抵制非法捕捞。

而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能做的就是践行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并且告诉身边的人:

如果真的热爱南极,那不去旅游、不去打扰便是表达爱意的最好方式。

文章来源:添蓝

编辑:Pierre

关键词: 人类活动 澳大利亚

推荐

精彩放送

创投更多》

科技更多》

云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