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科研成果评价“三认三不认”标准亟需改进

来源:科普中国

科研成果评价“三认三不认”现象引争议,这也是我国科研评价偏“量化”特征的体现。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还是要大力改革评价体系。

撰文/罗中云(本报评论员)编辑/吉菁菁

新媒体编辑/李云凤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家洋针对科研成果评价中的所谓“三认三不认”现象提出了严厉批评。所谓“三认三不认”,即论文只认第一作者、只认第一作者单位、只认通讯作者(三认);不认非第一作者、不认非第一作者单位、不认非通讯作者(三不认)。无论科研人员评职称、算业绩,还是研究生报奖、毕业,上述标准普遍存在。

李家洋院士感叹,“(某些地方)严格起来,有时候连共同第一作者都不算数”“这种评价体系怎么鼓励协同合作?”与之有同样观点的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主任赵宇亮表示,“三认三不认”是一个短视又狭隘的做法,科技发展到今天,单一学科研究已经很少,大部分学科都进入了交叉学科研究时代,核心就是合作与协作。

▲2020年9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与时俱进提出“设立新兴交叉学科门类,支持战略性新兴学科发展”。

的确,在当今的科研活动中,团队协作才是标配。只要涉及不同课题组甚至不同地区的不同单位,论文署名就会有第一作者与非第一作者、第一作者单位与非第一作者单位、通讯作者与非通讯作者的区别。以“三认三不认”为标准,难以客观评价非第一作者、非第一作者单位、非通讯作者的贡献,难免会打击其参与科研协作的积极性。没有高水平的科学家共同参与合作,就可能造成科研效率下降,本来一两年能出成果,结果拖到三五年;本来能出高质量成果到最后却“低产出”。

“三认三不认”的缺陷多,但也有人担心如果没有这种标准,对于那些想在论文上“蹭”署名、乱挂名的人就没了约束。另外,对待论文的所有作者一视同仁,不分主次也不现实。有业内人士直言,“好奇心和对于声望的渴求,是科学家进步的两大动力——科学家本就没什么‘利’可得,还不能重视‘名’吗?总不能指望所有科学家都很超脱。”

表面上看“三认三不认”似乎是个死局,去留都各有利弊。但深究起来,其实和科研评价的“一刀切”有关。有人认为,“三认三不认”更适合于一般性或小型科研评价,而对一些有重大影响力、强强联手的科研课题,则需要更细、更优化的评价规则。比如人类基因组计划,发表论文上署名非常多,一定要承认共同第一作者乃至更多参与者的贡献。

事实上,“三认三不认”也是我国科研评价偏“量化”特征的体现。因为在我国,涉及业绩、评优、评职称、评奖等,大多是科研行政管理部门在牵头,具体经办者不一定是学术专业人士。当无法从专业角度评判时,要评价某人的某项成果,就只能依靠论文署名、排序这种可量化的指标。其实这也是可以优化的,比如论文的评价除了看署名、排序,也可以参考“作者贡献”这一部分的详细描述。当然,要保证“作者贡献”的准确性,还需要探索更严谨、科学的规范。

另外,国际科学共同体也很流行一种“小同行”的评价,就是一个人在某项科研中的贡献,由同领域的人来评价。有专业人士就表示,“主要贡献和非主要贡献肯定有差别,内行一看就知道。像发现引力波的文章有上千个作者,但要说给谁诺贝尔奖,内部还是清楚得很。”

科学评价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并没有标准的模式。对我国来说,要从根本上解决科研评价中的“三认三不认”问题,还是要大力改革科研评价体系,破除“四唯”(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尤其是“唯论文”倾向。而完善和丰富非论文工作的成果评价体系,显然更有助于解决当前的问题。

出品:科普中央厨房

监制:北京科技报 | 北科传媒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关键词: 第一作者 专业人士 对于那些

推荐

精彩放送

创投更多》

科技更多》

云计算